日前,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了我校理学院2011届优秀校友李阿明为第一作者的学术论文《The fundamental advantages of temporal networks》(Science, Vol. 358, Issue 6366, pp. 1042-1046 DOI:10.1126/science.aai7488)。在该文中,李阿明等人采用连续时间切换系统的理论方法,将时序网络转化为时空上演化的网络切片(snapshot),从控制时间、能量、轨迹三个方面系统地探讨了在控制时序网络时,其相较于传统静态网络所具有的潜在优势。
李阿明是我校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07级本科学生,大二便开始在数学系周明华教授的指导下从事金融数学相关问题的研究。在校学习期间成绩突出,连续三年成绩绩点专业第一,两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一次获得国际数学建模特等奖提名奖,还获得浙江省第七届“挑战杯”赛博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二等奖等。在校期间主持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各一项。2011年,成为我校唯一一名入围第二届浙江省“十佳大学生”评选的本科生。
2011年,李阿明保送进入北京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北大系统与控制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王龙教授。在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下,李阿明于2014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美国东北大学复杂网络研究中心联合培养,师从国际复杂网络研究领军人物Albert-László Barabási教授进行复杂网络控制相关问题研究;在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李阿明在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Jeff Gore实验室访问,从事微生物系统合作演化动力学研究。在北大就读期间,李阿明曾获得学习优秀奖、创新奖、波音公司奖学金、社会工作单项奖等多项奖励。目前,李阿明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6年10月,李阿明回访母校,为学生作报告的同时,分享了他在工大的求学历程,并寄语学弟学妹。
多年来,理学院将课外科技内容融入第一课堂,成为学生大学期间的必修课程。每年参加竞赛学生数占到了总数的1/4,平均每位学生在校期间有一次参与理科基础竞赛的机会。在培养体系中,鼓励学生融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国家级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参加各类开放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来发挥学生在课外科技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在项目指导过程中,教师提供方向,鼓励学生动脑思考,真正自己动手完成。学院在追求品质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追求卓越的坚持中,也取得了众多佳绩。
本期《science》封面
李阿明论文摘要
回校分享